前幾天蘇菲問我:「你知道什麼是Tadpole嗎?」

「不知道」「蝌蚪」

「你知道什麼是Pebble嗎?」

「不知道」「鵝卵石」

「你知道什麼是Jay嗎?」

 「不知道」「是松鴉」「什麼?這你跟我說中文我也不知道…」

是說這些字是怎麼學到的?

正當我好奇於他們學校上什麼生物課上到的嗎?

結果發現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

 

原來是她對於「貓戰士」的迷戀程度除了畫貓、寫故事、畫漫畫之外,還多了一個創造所有貓部族的名字。因為似乎貓戰士當中各部族有相當多的貓,然後小說當中也會列出清單,於是乎蘇菲就開始創造各式各樣的貓名字。然後想到想不出來的時候,就開始翻字典,從字典當中去找字。

而且因為他每寫完幾張,就會問我最喜歡哪個名字,然後我就會問他一些字的意思,結果他還真的都記得(不是只是抄下來),不管是否只是能短暫記憶的(因為實在太大量),但想想我以前背單字,儘管用背的,很多字也似乎沒多久就忘了。所以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這時我忽然有個感覺,對於孩子的學習,你永遠不會知道到底影響是什麼。像蘇菲這樣五年級了,還花大量時間在寫這些有的沒的,我想可能很多家長是會覺得浪費時間的,但誰想到他可能從中學習到的東西,說不定多過正式上課。不過這當然都是不一定的,而關鍵在於家長是否能夠接受讓孩子有時間去探索,是否會覺得在浪費時間?而這或許就是實驗教育的重點,讓孩子多點自由掌控時間去探索。而探索過程會多久?能否真的探索出一條路?這就不會是今日輸入、明天輸出的因果關係了。考驗的也就是家長的信念與耐心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蘇菲馬麻) 的頭像
    Sophia(蘇菲馬麻)

    蘇菲的世界·哲學諮商媽

    Sophia(蘇菲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