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我沒有主張打小孩喔。呵呵。只是常會聽説(尤其部分長輩)覺得為什麼現在小孩都不能打?他們小時候也是被打大的,也從來沒有怎樣,甚至更孝順。其實似乎也從來沒有仔細去思考過,對啊,為什麼以前的孩子打得了,現在的孩子打不得?全都變成玻璃世代了嗎?
目前分類:教養心得 (42)
- Nov 20 Wed 2024 11:49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打不得?
- Nov 06 Wed 2024 11:32
刻意練習應該改成刻意玩樂?
之前「一萬小時定律」紅遍全球,大家似乎都對「刻意練習」的概念相當認可,凡事只要練習夠久,一萬小時之後就可以成為某領域專家之類的。當然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適合用來精進相對可預測的技能。
- Oct 23 Wed 2024 09:27
陪伴孩子了解自己- 曲智鑛老師演講感想
首先要感謝蘇菲學校家長會邀請曲老師來演講(雖然那天有事沒到現場,感恩有回放)。而我這篇僅僅針對我聽了之後有感的部分紀錄與分享一點小感想。其實曲老師的演講主題是「家長的情緒素養與正向教養」。但我重點聽到一個很關鍵的概念,就是「陪伴孩子了解自己」。那個“陪伴“很重要也很需要講究方法。
- Oct 16 Wed 2024 13:11
芬蘭教育與蒙特梭利的相似點
芬蘭教育已經被吵得紅火好一段時間了,其實我也沒有認真去研究,畢竟也不是教育界人士,但是最近看到一本書主要探討的是人的隱性潛能,而其中芬蘭教育剛好符合了他提出應該建立的「系統」以支撐讓人的隱性潛能可以發揮。而透過他對芬蘭教育的研究,我覺得也和蒙特梭利教育多有相似的地方。
- Sep 04 Wed 2024 13:34
文字書閱讀的引導心得
- Jun 27 Thu 2024 11:54
人文社會科沒人念? 我的小小另類想法
- Jun 19 Wed 2024 16:52
當青少年說:「命」是我自己的 為什麼我不可決定結束….
- May 24 Fri 2024 11:30
凡事網上問 朋友&專家角色弱化?
只要是媽或爸應該都會參加很多的網路社群,尤其新手育兒更是有很多問題需要學習,碰到各種臨時狀況時谷歌大神當然是首選,這我也是過來人。不過最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因為隨著孩子年紀漸長,其實會碰到的問題漸漸的不是那種急性的各種健康生理相關議題,需求的不再是單純的資訊收集,而很多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教養或相處問題。
- Apr 09 Tue 2024 22:48
小時候的幼稚不是幼稚 小時候的沒禮貌就是沒禮貌
感覺今天這篇文章會有點逆風,但實在是因為我最近加入一些青少年家長群體,有時候看到一些無助的父母發文然後下面其他家長的回應,我真的有種感覺:為什麼現在主流都只是檢討父母,只強調要對孩子有更多的同理心?我不是反對同理心(身為諮商師怎麼可以沒有同理心)但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似乎太強調父母對孩子的同理,但父母對孩子應該有的管教呢?這邊所說的管教不是說催促去做功課、要求要學什麼要念什麼科系之類的。而應該是最基本的待人處事的教養。
- Mar 12 Tue 2024 22:33
才藝無用論?
- Feb 21 Wed 2024 12:01
書店變多網路發達了 書有更好找?
如果要說我這個媽對女兒有什麼幫助?那麼從小到大不停依照她的成長需求,搜尋各種適合她階段的中英文書來喂她,應該算是一件吧。即使到現在,雖然理論上她會自己挑書,但是我還是會喂她我推薦的,當然她有看與不看的選擇權。
- Dec 14 Thu 2023 20:04
反義字可以這樣學 - 形式的創意交給小孩 內容則可以深一點
大約兩三周前蘇菲說她在學校做了一些小卡,說要帶回家跟我玩。原本我以為是她畫了什麼小卡片之類的,結果原來是她製作了60-70張左右的小卡並護背起來,而每張卡上面只寫了一個字。我很好奇是什麼? 她說是她和同學發明的反義字小卡,有很多不同的玩法。
- Nov 30 Thu 2023 19:09
智力有很多種
最近偶爾半夜會看一下<少年謝爾頓>(Netflix影集)作為放鬆的娛樂。因為真的蠻好笑的,我個人覺得一個很關鍵好笑的點,在於這位謝爾頓會問出大人眼中相當不識相的問題,但是礙於他是天才兒童,又如此一本正經地想要求得真知,所以大人必須要回答。
- Nov 21 Tue 2023 16:13
原來…獨立對孩子真的意義非凡
蘇菲班上大約從一個月前開始,老師會在周五發下一個寫文章的作業,讓孩子們自由撰寫。每周的題目不同,一周中文,一周英文。題目很多元化,包括: 請問你對於日本排放核廢水的看法? 為甚麼芬蘭會蟬聯6年最快樂的國家?等等各種不同種類的題目,而上周的主題是,你對自己感到最驕傲的是什麼? 舉例說明之。
- Oct 13 Fri 2023 12:38
風格如何建立?
這是蘇菲畫的第二張素描畫!如同我之前也分享過,因為我一直希望維持蘇菲的原創想像力以及創造力,所以在經過和一些美術專業人士討論過後,一直都沒有送蘇菲去學畫畫。但是到了四年級了,我覺得應該是可以學習一些技巧了,剛好學校有素描的社團,就在這學期讓他參加。
- Sep 15 Fri 2023 14:52
觀察真實世界 才是想像力的基礎
- Sep 06 Wed 2023 12:03
中年級小學生媽媽的心理準備
今年暑假剛開始放假時,我和蘇菲有過幾次摩擦。原因很無聊,多數是因為一些活動安排,原本我以為她會很開心但卻沒有(她小時候是個非常容易就很開心的孩子)。 然後因為我自己的失落感,導致對於女兒的抱怨變得非常敏感,然後開始覺得她不再像以前一樣了。但隨著暑假的進展和女兒相處時間又更長之後,有幾個小心得,想紀錄之以提醒自己:
- Aug 18 Fri 2023 13:37
你知道ㄅㄆㄇㄈ的由來嗎?
- Aug 18 Fri 2023 13:31
小三生如何開啟話題?
記得我小時候和父母參加旅行團出國玩時,那位導遊先生問我多大? 我說小三要升小四。然後導遊先生就說:「啊!就是不三不四啦」雖然當時對大人而言,很有娛樂效果,但我記得我很生氣,氣到現在還記得這件事情。
- Jul 08 Sat 2023 11:57
為什麼都沒有像期待的那麼好玩 -開始學習面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