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回想一下過去,感覺永遠有不停的資訊在轟炸,新的科技趨勢、社會政經議題、當然還有永無止盡的各種教養問題,做媽的容易嗎……
2021年最後一篇就來發個閒話心得文好了。
活到這個年紀了,就覺得 嗯….保持年輕的好奇心是重要,但真的要經過篩選。不然只會被各種資訊淹沒(甚至是相反論述的) ,大人如此,小孩更應該是這樣吧。
於是我回到最根源的學問,哲學思考來幫助自己,從最基本的如何正確思考開始。這個部分也是覺得可以帶領孩子一起練習的,其實就是要具備邏輯思辯能力。從最一開始要先定義清楚語詞的意義,然後才能去理解內容的真假,以及推論是否合理之類的,有了這樣的練習,或許比較能夠不會被太多的資訊所淹沒。
教養真的不容易,隨著年紀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問題發生,就會去看更多的資訊,然後看越多有時候就會更心慌。但是做媽的心慌會影響整個家,所以我覺得做媽的,可能首要還是要先想辦法穩住自己吧。
這讓我想到前不久哲學諮商演練過程中,一位同學和老師練習對話時,提出他對已經20幾歲的孩子,沉迷於電玩、生活不積極的狀況很困擾。對話過程中其實慢慢的也知道這位媽媽已經嘗試過各種辦法,然後其實內心知道自己現在可以做的是甚麼。
而在演練談完之後我提出一個疑問: 「雖然過程中有幫她釐清了一些問題,也幫她看見了自己其實知道自己接下來要怎麼做,但是即使如此,同樣身為媽媽的我知道,她還是一樣會很糟心啊? 一樣沒有開心啊?」
老師於是回答我說,哲學諮商不會、也並沒有要讓來談者變得快樂,因為情緒永遠都會有,而是要追求一種超越與昇華。你可能永遠一輩子都會擔心操心孩子,甚至會因為他們的一些狀況而難過不開心,但是你只能追求一種自我的昇華,即使知道情況也能夠自處,真是不容易啊!
紛亂的信息中更須要有能夠沉澱的心才有辦法自在
2022年 大家繼續加油吧!
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