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暑假開始,我決定每年記錄一下這一年來覺得蘇菲受蒙特梭利小學教育的影響(去年文章見留言處連結)。而前不久,剛好在媽媽社群當中,看到一位媽媽糾結於讓小孩唸蒙式幼稚園,還是另一家全美語的。沒想到多數人給的建議是,覺得其實上蒙幼到後來也沒什麼差別。我其實覺得那很有可能是因為小學之後又回到體制內,按照蒙特梭利博士的說法,就是可能又扭曲了,所以到後來根本不會覺得有甚麼差別,這也是我覺得相信蒙式的人,會很希望一直維持在蒙式的教育方法下成長。當然到了高中之後就比較穩定了,也就是做好變成成人的準備了。

蒙特梭利小學實例紀錄 – 小三升小四

但雖然相信,還是要實際看看真實個案,所以今年繼續記錄我的觀察(本文僅說明觀察蘇菲的部分,可能每個人狀況不同,僅提供參考)

 

觀察一: 錯誤自我控制: 蒙特梭利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寫字時,因為多不是用重複照抄的方式,例如讓他們自己寫閱讀心得等。因為不是一個字重複多次照抄,所以不會記的很牢會容易有很多錯字,中文英文都是,但老師通常不會去改錯,拼字拼錯沒關係,筆畫少一個沒關係等,可能不少家長會擔心這樣怎麼會知道改錯?但按照我的觀察,到了小三時蘇菲會開始自我要求要寫正確,例如:英文拼字按照音自己拚出來,小二之前她可能不太在意是否拚正確,但現在會問我,我說沒關係啦你就自己拚,還會被他罵說「不行,我要確定的。」可見她已經會自我要求,字要寫正確,中文英文都有這種傾向,和小二之前不一樣。雖然到目前為止,中文書寫或許因為練習不夠多,會比較多有錯別字,但我想應該慢慢會自我調整吧。

 

觀察二: 大量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專注做喜歡的事 vs 是否發展平衡?

蘇菲從小興趣還算蠻明顯的,目前為止最主要和畫畫寫故事以及動物相關因為在蒙特梭利學校,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當天的工作(當然老師還是會確認每個人的進度)但總體而言自由度比起傳統學校高很多加上回家也是沒有作業所以就可以有很多時間發揮自己的熱情在有興趣的事物上當然我覺得很好看到她可以花大量時間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面真的會有小小成果出現(例如:蘇菲已經寫出大約五種系列的自編故事書)

但相對的就會產生會不會太偏頗的問題例如:蘇菲比較不喜歡數學比起同年齡在傳統學校的孩子她的程度應該是落後不少但我也和老師討論過多次老師們認為在學校蘇菲慢慢也會主動安排數學工作而且不會的也敢請老師重新講一次所以老師們並不擔心只要不會排斥且願意嘗試學習老師就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進度至於這樣是否會越大越不平均發展?還是會更廣泛的發展出不同的興趣?或者說是否一定要均衡發展? 因為其實只要不壓抑小孩通常不會只有一個興趣而且也會轉變吧所以可能就先繼續看下去吧..

 

觀察三:活動參與度高,這點是蘇菲同儕家長和我都有觀察到的,就是如果一群孩子出去參加外面的活動,觀察到蒙小的孩子參與度比較高,包括聽講解以及回答問題等。但有的其他學校小孩似乎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滑手機的比例比較高。我在想可能是因為蒙特梭利讓小孩還仍然維持對學習的興趣,雖然個人興趣好惡會越來越明顯,但因為平常沒有一直整天都是老師在講課,所以真的碰到講解時會有興趣聽。

蒙特梭利小學實例紀錄 – 小三升小四

觀察四: 常常拿出自己過去在學校的資料夾來看,因為蒙小是每個人有自己的資料夾,存放平常在學校的工作,最後學期末會帶回一大本作品。其實等於是她自己這學期在學校的學習成果。我發現蘇菲很喜歡過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看過去的工作成品。我想可能是因為對她而言,這些內容不是抄寫來的,也不是課本,而是她自己辛苦的成果作品,所以會喜歡看(我想很少人會主動拿過去的課本或抄寫本來看吧)。 對她而言這不是在複習而是欣賞自己的作品但喜歡看就有複習效果吧

 

觀察五: 情緒表達與社交的進步,這個其實是蘇菲個人的狀況,因為她在小一的時候,是個不太會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會在那邊生氣,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她氣神麼。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次和老師談到相關事情,老師就說喔!她知道了,原來是因為我太了解蘇菲,所以蘇菲都不用說出口她是為甚麼在生氣或難過之類的,因為我都知道。但這樣她在學校,其他小朋友會不知道她怎麼了,於是過去三年陸陸續續也發生一些事情,老師都有持續的和蘇菲談並教導她要表達出來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學習說清楚讓別人知道。相對的也要去體會別人的情緒,而不是也完全搞不清楚別人其實已經不高興了。這些社交上面的事情蘇菲進步不少,我很感謝她蒙小的老師的引導,我想如果在傳統學校,她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機會面對這些問題,也就不會有所成長進步,這也是我覺得蒙特梭利小學很好的地方,在於孩子們有大量的時間面對社交上的學習。

 

觀察六: 會不會不太知道什麼是努力?

如同上面所說孩子們可以花很多時間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但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以她從不覺得是在努力感覺很自然在學校的學習也是一切挺有趣自然而然的花時間去學習這樣不是很好嗎?快樂學習阿但媽媽很愛擔心加上又會有親朋好友說這樣都沒壓力以及缺少了不管喜不喜歡都需要付出努力的精神會不會都不太知道甚麼叫做需要努力(確實蘇菲對於沒興趣的事情很缺乏動力)

這點似乎很多可以討論的難道努力一定要是不開心辛苦的? 是否一定要讓孩子也學會面對不喜歡的事情也能夠付出努力去學? 這樣是否符合蒙特梭利精神? 或許可以繼續觀察下去或者歡迎大家討論指教

 

Ps: 蘇菲一邊寫故事一邊查字典照片(英文字典是小一時學校老師推薦的 雖然對於小四而言有點不夠用了 但真的很好看 有時候蘇菲會將其當成書一頁一頁看)

蒙特梭利小學實例紀錄 – 小三升小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蘇菲馬麻) 的頭像
    Sophia(蘇菲馬麻)

    蘇菲的世界·哲學諮商媽

    Sophia(蘇菲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