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假期雖然每天都超忙,但夜深人靜還是覺得要讓自己放鬆一下,追劇當然是首選啦(雖然每天也頂多看2集左右就陣亡,但對我來說已經是追劇了。呵呵)。於是就追了一下「國色芳華」。原本並沒有太大期待,但看了覺得還真的挺好看,且居然引發了我在做諮商時的一些心得共鳴,簡單分享一下。(以下有劇透)

諮商師媽看「國色芳華」之小省思

基本上這齣劇應該算是所謂的女力戲劇吧,主要描述女主角打破傳統束縛靠自己能力經商起家的故事。但讓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主角「牡丹」,而是和她一起從囧困之境努力發展事業的二當家秦五娘。秦五娘家境貧寒被父親賣嫁給經營客棧生意的王擎,對他多所虐待,在牡丹的幫忙之下和丈夫和離,在逃離丈夫的魔掌之後,兩人胼手胝足經營花店生意,到終於漸漸成功時,五娘決定衣錦還鄉看望家人。沒想到到家之後不但所有穿戴財物皆被取走,還遭到嚴重羞辱說他被丈夫拋棄丟人現眼,還罵他拋頭露面做生意,怎麼會有好人家會再要她,身為女人就應該要有夫君與孩子,說他什麼都不會,又笨又不識字又沒才能根本沒有能力自己活下去,家中男人對他又是輕賤又是叫罵。這讓他瞬間被打回原形,不再是二當家而是那個從小習慣被輕視的五娘。儘管有牡丹的支持與榜樣還是喚不回他刻在骨子當中的自卑,終究釀成後面的悲劇。

 

而我倒不是要說什麼禮教殺人的事情,我看到的關鍵在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可怕的大。原本五娘幸運地碰到能相互扶持、且懂得欣賞彼此優點的好姐妹,卻還是不敵過去累積在身上的一切觀念。或許很多人會不能理解她已經脫離苦海了,明明可以看到光明的未來,為什麼還是沒辦法好好的往前走?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內心交戰與糾結?儘管所做的成果已經有目共睹,但還是習慣性地認為自己不夠好、自己沒有能力、自己不夠格,於是因為自卑而容易產生很多負面思想行為。

這在諮商現場也是很常會看到,而通常這種從小養成的深刻認知與性格,真的不是容易說轉變就改變的。剛好最近也看到一本書是一位知名的兒童心理諮商師及腦神經專家所寫,他提出一般人或許以為兒童時期遭受的不幸,長大之後自己會慢慢變好,但他的研究顯示早期的傷害很可能影響重大,不是可以透過時間自己療癒的(之後看完該書再分享)。就像五娘跟牡丹說的「我和你最大的不同是,你珍視自己,但我鄙視我自己…這種鄙視已經習慣太久了,讓我沒辦法做秦勝意(牡丹幫她取的新名字),我永遠只是秦五娘。」看了實在很心酸,但也很實際。要能夠突破困局改變困境,關鍵首先在於能否突破自己思想上面的枷鎖。

 

另外,我覺得這齣戲劇或許可以作為青少女的感情教科書。因為蘇菲開始前青春期,我可以感覺到他對感情議題開始有些興趣。然後因為還沒有開放讓她看連戲劇,但我看到什麼覺得適合的電影、戲劇、新聞、故事都會跟她分享聊聊。說著說著,就忽然覺得這齣戲似乎可以作為和青春期少女討論感情議題的一個有趣教材。(當然因為我個人對感情戲不太感興趣,所以或許是我看到的太少,所以或許還有其他很適合的戲劇)但因為這戲中,女主角的個性通透爽朗,能夠不被命運所侷限,每每遇到困局又能具備勇氣與智慧去面對,不會只依靠他人的救助。雖然男主角的幫忙還是很重要,但關鍵在於她自己的這種個性才能吸引到男主角的青睞協助。她幾乎都是先靠自己想辦法解決的,然後該求人時也不會吝於面子或者無聊的義氣之爭,基本上是個會讓人佩服的女子。當然她和男主角的關係、二號男主角(牡丹前夫)與縣主(王爺女兒)的種種感情糾葛,也都很適合拿出來和青少女討論。

例如:「當對方已經移情別戀了,才又不停去追求想要挽回,這倒底是愛還是自私?」「當男友喜歡上別人,焦點應該放在另外一個女人還是這個男人身上?」「當你的家世各種背景比起男方更強大時,你會如何應對?」「當你原本相信自己可以活得很好也事業成功時,有更強大的男方追求者,你會擔心自己失去主導性還是應該如何面對與自處?」感覺著些議題都不簡單啊,但都會是人生的重要智慧。對於蘇菲現在還有點早,但覺得可以存下來之後跟她討論。

 

PS:既然在說「國色芳華」圖片當然要是牡丹囉,也再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蘇菲馬麻) 的頭像
    Sophia(蘇菲馬麻)

    蘇菲的世界·哲學諮商媽

    Sophia(蘇菲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