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Sophie晚上玩得太高興,眼看著就快要到洗澡睡覺時間,但是學校每天要寫的Reading log還沒有寫的時候,我就會提醒式的問一下她:「你今天有要寫reading log 嗎? 」這時候就會聽到外婆在旁邊說:「甚麼要不要寫,這怎麼可以問小孩,功課當然就是要寫啊。」我可以理解普遍傳統的觀念,所以也就笑笑沒有回答。而通常Sophie就會說,對耶!然後去寫。但是如果她說不想寫,我是真的就讓她沒有寫喔,這樣才是真的她自己的選擇。

IMG_4222.jpg

之前有分享過《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三章,討論自由選擇對學習的影響,如果人有自己選擇的自由,他對於自己所選會有更高的動機興趣與表現出更好的成果。所以蒙特梭利始終強調讓孩子可以自己選擇,然後為他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所以面對Sophie在家寫reading log這件事情,我是覺得應該要讓他自己選擇,不能夠是由家長來逼寫功課,這樣會完全失去意義。

 

雖然蒙特梭利理論上是應該沒有回家功課得,但每個老師每個教室可能會依照情況有些調整。不過我想說只要抓緊關鍵理念,就是不能用強迫的方式,培養他自己想要做這件事情的興趣就好了。老師有說這個作業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多閱讀,所以回家後請孩子分別花10分鐘左右時間,閱讀一本中文以及一本英文故事書,然後形式不拘的讓孩子寫下閱讀心得或重點,或者不太會寫用畫的也可以。

IMG_4223.jpg

雖然一開始真的不太容易,這個不容易不是孩子不想做,而是很想做但做不好之類的。因為孩子會不知道如何寫,我就扮演陪伴的角色,基本把握幾個原則,不強迫並讓他覺得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來陪他完成。然後不管寫得怎樣不干涉,寫得不好看、沒內容、寫錯字等等都不管,如果有的字不會寫可以有一些引導方式,例如:英文因為他學過自然發音,所以就請他自己拚拚看,拼錯也沒關係,或者自己查字典或者請他去找之前好像在哪一本書當中有出現過這個字。中文先寫注音或者自己查字典等等方式。不過我比較會嚴格要求坐姿要對,不能原文照抄,不能說謊沒閱讀就沒有之類的。雖然一開始很花時間,但陪伴的過程會看到孩子如何自己學習,你會很驚訝地發現,其實他們會自己想辦法,也會真的想把事情好好完成,所以真的要相信孩子會自己想寫作業,這件事不是不可能的。

IMG_4220.jpg

過程中當然也會經歷一些起伏,但是我覺得身為家長,重點是要時時觀察,真的了解孩子,然後抓重點,每次可能一個重點。如果知道孩子沒有偏離就不用太介意,或者因為孩子的改變成長,也要時時調整每次抓的重點。也就這樣小學一年級過去了,當他自己拿出第一本自己寫的東西,和現在自己寫的東西時,會發現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而且因為不是抄來的,所有內容都是他自己想表達的,所以我可以感覺到他對自己這些完成品的珍惜。

當然孩子有時候也會想要偷懶,但是我們大人自己也會起起伏伏阿,也不會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所以一天不寫沒關係啦。而且當起伏過程中碰到高點時,就像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那段時間Sophie會跟我說,他愛上寫reading log了,然後自己要求一定要寫很多。這樣的自我選擇,以及為自己的功課負責任的態度是我比較期待的。

IMG_422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蘇菲馬麻) 的頭像
    Sophia(蘇菲馬麻)

    蘇菲的世界·哲學諮商媽

    Sophia(蘇菲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