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終於來到此書第五章{興趣之於人類學習}的最後段。而第五章的前半段討論到將興趣分為主題興趣(Topic Interests)、和個人興趣(Personal Interests)。並實驗證明興趣對於學習的影響力巨大,以及探討蒙氏有關主題興趣與個人興趣的理念做法。而上一篇討論了蒙特梭利的做法當中有關主要課程的部分,也就是宇宙教育,這一篇將討論其他有關蒙特梭利教育的環境、教材、以及老師,這些部份對於提升主題興趣的安排。
蒙特梭利環境與教具
有關「興趣」的研究報告中,有點出一些會觸發興趣的因素。其中一個因素是同儕(這在第七章會討論)。另一個是解決謎題,在此我會討論蒙式教具的解謎功效。同時點出另一個觸發因素,就是有關審美美學。
很多研究顯示「解謎」可以觸發興趣,當學生假裝不知道答案時,通常會比較有學習興趣。而一個研究中顯示,當學生對某事產生較強的好奇心,當之後得知解答後,這個答案也會記得比較久。同一個實驗中,還測試當故意給一個錯誤答案時,會增加好奇心,導致大腦中的記憶區塊增強活動,因為會去搜尋過去儲存的知識,從中去找出正確的答案。
而很多蒙式的教具就是要喚起興趣,讓孩子自己去弄清楚自己的知識,例如: Wooden Cylinder set,當孩子如果拚到最後無法完成,就會發現中間可能有錯誤,自己就會去找出問題並解答,會去自我更正,同時激發更大的興趣。
而第二個蒙式教具可以激發興趣的方法:就是美(Beauty)。因為「美」會鼓舞興趣,所以蒙特梭利博士要求教室要美、要整潔,陳設家具也多是滑順的木頭材質,老師也會撥放古典音樂(在第十章會再討論蒙氏認為這樣的簡潔有助於學習)。現代的一些理論也相信「美」和「興趣」都是和情緒高度相關,因此可能會有影響。
蒙式的教具教材是被精心地按秩序排列整齊,要美、要發亮、要維持最好的狀況,多數使採用木頭或玻璃。當然蒙特梭利博士當時還沒有什麼塑膠,但後來的蒙式教育者,也多不採用塑膠材質,而選用自然材質,且事實上木頭材質的觸感好,讓人會更感興趣。且蒙式教具顏色的使用,也是經過試錯的過程,基於能夠更好的引發興趣的選擇。
The Geometric Solids教具 (包含各種幾何立方體)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有光滑的表面,適當的重量,觸感很舒服,且容易抓取。而因為這個教具很討人喜歡,所以學齡前的孩子花很多時間去觀察它、重複它的名稱、感覺它的形狀。一位老師甚至跟我說,他曾經看到一位孩子花很多時間在這個教具上,然後就坐在毯子上看著教室,老師以為他已經完成的這個工作,正在放空或者等待想做下一個工作,但後來這位孩子忽然跟老師說教室是長方體的。
吸引人的物品會邀請孩子去觸摸學習使用這些物品,所以蒙式教具都要美。
而孩子對美的選擇和大人對美的選擇是否一致重合?是個有趣的研究,我們研究發現,無論大人小孩都比較喜歡看好看的臉。但是即使是父母和子女的興趣也可能不同,所以要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蒙特梭利教育就是讓孩子作為最後的仲裁者。
相反的傳統常規教育學校則有明顯的大人操縱性,我觀察到一個學校,用剪成一小段的吸管來教算數,這東西很輕,會在桌上滾來滾去,而且就像是鼓舞孩子去吹他們玩一樣,也因此沒有達成原本大人期望達成的功能。這或許就是以大人的眼光來設計以為有趣的方式,但卻不是正確的方向。
而在傳統學校也常看到在教室中貼了很多字母,有看過用X-ray來代表X,但小孩根本不知道什麼是X-ray。或者用Cat來表現C,這或許有用,但卻也有可能造成混淆誤解。而蒙特梭利則是用實際字母形狀的具體物品來教字母,或許可以透過實際實驗來研究,到底是蒙式這種讓孩子可以實際用手觸摸字母形狀的方式,還是用傳統的書面視覺方式來學習,對孩子的吸引力比較大。
而在常規學校中,電腦也日漸成為教室中的工具。它確實挺引人入勝,但小小孩並不總是會選擇採用電腦。一個研究顯示,當孩子需要做研究時,他們會選擇的第一個來源通常是書本,另一個研究也顯示,採用地圖APP的孩子和使用紙本地圖的相比,使用實際地圖的學習得較好。
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是,有關電腦電視對於孩子得發展是否有幫助? 如同在第四章討論過,專注力對人的發展很重要。而電視中的多感官刺激、快速的影像,多數不是在現實世界中真的可能發生的,這在我的研究室中已經研究顯示,看電視後的孩子,在管控功能上會變差。當然有成功訓練孩子專注力的電腦程式,但這和其他主要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多數節目不同,對於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節目或程式,到最後會是正向或負向的影響,是個值得更多實際經驗研究得議題。
而蒙式的教具除了設計成為會吸引孩子去使用操作它之外,還設計成為會連動引起對世界的興趣。例如:the Color Tablets 以及the Sound Cylinders都是讓孩子實際去觀察顏色漸層改變,獨立的不同聲音等等,也會影發他們去觀察實際的世界中的這些顏色與聲音。至於藉由這些細微的漸層顏色或不同聲音的觀察,進而去認識世界的層次,這倒底對孩子有什麼影響??還是只是讓孩子的感官更精準,這將於第十章中討論。
蒙特梭利教師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老師也應該要讓孩子感興趣,要有吸引力、要乾淨整潔,且儘量優雅。蒙式相信這樣也可以提升孩子的主題興趣。
為了能達到產生最高興趣的效果,蒙氏認為要在正確的時間,提供孩子適合的課程,如果太早教孩子會覺得太難,如果太晚教孩子會覺得太無聊。不管太早或太晚,孩子都會沒有興趣,所以老師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能仔細觀察每個孩子,在適合他們的時間點,提供適合他們的課程。老師需要紀錄每個孩子對某些課程或教具是否感興趣、他們如何表現他們的興趣、感興趣多久時間等等,老師必須不能強迫孩子對她介紹的工作感興趣,當老師發現時間點不對時,就要將教具先收起來,等待之後正確的時機再試一次。相反的傳統常規學校,在學期一開始就制定好了教學大綱,且比須按照這個時間點完成教學。
興趣建立在先驗知識之上: 連結貫穿整個課程
蒙式也採用先驗知識(Prior Knowledge)來創造興趣,因為所有的新知識都是建立在舊知識上面的,如果完全沒有一點知識基礎,則無法激起任何興趣。
心理學研究也支持這個觀點,先驗知識明顯影響學習,這可能是因為興趣的關係。例如:一個實驗是讓人看一段模擬兩可不知前後文的一段文章,而一組人有先告知他們大概的主題內容,另一組則完全沒說。後者幾乎記不得任何內容。儘管這個實驗乍看之下和「興趣」沒有關係,但也可能是有告知主題的情況下,就會引發人的興趣,所以產生不同的結果。同樣的情況,是當學生先看過課本的大綱之後,對學習會很有幫助,就如同先提供一點先驗知識,來調出對後面內容的興趣,這樣的學習效果是較好的。
對於一個主題有一點基礎知識會刺激學習,相當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會刺激產生興趣,就如同一個人在大學時期,曾經修過和中國或非洲等地方有關的課程,通常這個人在之後的人生,都會對這個地方的相關事務比較有興趣。
而為了要建立先驗知識,蒙特梭利的課程都是相連貫的,在之前的基礎上持續介紹進一步的課程,例如:偉大故事,就是建立一個基礎骨骼架構,孩子研究了一些主題後,隨時可以再回到主架構故事,然後開始學習不同的方向。
蒙特梭利博士可說是發展從0-12歲的全部連續性課程與教育,在蒙特梭利體系下唸書,就像是在一個大網絡下念書,連結所有的主題與各年級,而在這種情況下,一位老師比多位不同專科老師來的好很多。
舉一個連結先驗知識的例子,蒙式在幼稚園階段會學習葉子的各部位名稱,到了小學階段會進一步瞭解各部位的功能,又藉由葉子吸收光線的功能,發現不同種葉子可能有不同的方式,進而意識到生物的多樣性。
另一個例子是,幼稚園階段就會介紹不同的地質型態,例如:峽灣,到了小學階段就會學到某個特定的峽灣地區,且透過這些地理位置去進一步認識不同的民族多樣性,住在不同地理環境的人,其食物、住所、衣服等等都會不同,這些新知是建立在舊知識之上,所以所有學習都是相關聯的,這就是宇宙教育。
傳統常規學校也想要建立相關連性的課程,但有很多原因導致最後通常無法好好整合,可能是不同老師教的,也可能是採用不同出版商的課本。且傳統學校的課程規畫多是從6歲才開始,而不是3歲,這在蒙特梭利博士看來,有一些敏感期就已經過了,太晚建立先驗知識。
而孩子在蒙特梭利教室,也經常使用舊的教具來學新知識,例如:The Binomial Cube在幼稚園階段是感官教具,但到小學時,會用來做數學教具,這是用舊的基礎來學新的概念知識。
且在蒙式混齡的教室中,孩子會先看到較大孩子的工作,也明白這是之後自己要做的,在看較大孩子的工作,也會讓孩子產生興趣,且當到他適合的時間做時,也已經具備了一些先驗知識了,這在傳統常規學校是無法有的效果。
所以蒙特梭利教育透過課程、環境、教具、老師以及延續連貫的先驗知識,來刺激孩子的主題興趣。
[教育中專業知識與整合的平衡]
當我們去思考專科老師或者一般通才老師較好時,「課程的整合」會是一個有趣的議題值得考慮。當孩子在傳統常規學校就讀時,隨著年級的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專科老,甚至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簡稱NRC)也是建議採用分科專科老師。但是蒙特梭利博士相信由一位老師負責全部的課程最好,當然一個老師不可能是所有科目的專家,但蒙氏相信老師主要的工作是去連結孩子與環境,主要負責的是做為課程教具與孩子的連結,老師需要完整了解所有教材教具,所以完整深入的蒙特梭利老師訓練是必要的。
專家與教學
蒙氏的想法點亮了有關專業教學的研究,而研究發現專家和新手的差別,在於他們的知識架構。例如:一個物理問題發生時,專家會先思考物理原理,和適用於這個問題的原理。但新手通常直接跳到帶入方程式。新手的知識是如同一連串事實的儲存庫,而專家的知識則是圍繞在核心概念的架構,就像是蒙小的五個偉大故事一樣提供架構。
而這也是NRC會建議分科採用「專家」教學的原因,但是在傳統常規學校,常常是不同分科會提供沒有整合的事實給學生,導致學生很難去組織好知識的架構與重要性,通常學到的只是一連串的事實內容。會這樣的可能原因,也包含分科的老師,其實也常常不是該科的專家,所以其實只是提供該科目的相關事實,而不是像專家一樣思考。那麼問題是蒙特梭利學校又如何能提供專家教育的優點呢?
蒙特梭利教育中的通才與專科老師
這邊要討論的是蒙特梭利教育,反而較能夠提供專家教育嗎?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主要由一位通才老師提供整合的課程,能鼓舞較全面的學習。而有關個別專業,則是靠外出找專家,因為這樣反而更能夠獲得更有資源、更獨立領域的不同專家的說明教導。
另一個考量是,蒙特梭利教育根基於孩子的興趣,而一位老師不可能滿足所有孩子的個別不同興趣的專業需求。而只有傳統常規學校呈現固定的課程,老師才可能提供比較專業的知識內容,但此同時就會犧牲孩子個別的興趣選擇。
另一個議題是有關教材,NRC建議教材應該是由每科的專家提供,這不是一位通才老師可以提供的。但蒙特梭利教育的教材本身,就是將原理原則設計進去的。教材教育本身提供這些原理,蒙式老師是要在正確的時間情境下,介紹這些教具教材給孩子,剩下的工作教具本身可以達成。例如:數學的十進制,蒙式相信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孩子自己在手上去操作、去體驗其中內含的原則。老師知道如何等待孩子需要自己的時間去進行內部消化後才會理解,我們允許孩子依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結果就會越好。
每一個蒙特梭利教具教材是整體課程架構下的一部分,而要思量或進一步研究的,或許是蒙式的這種教育方式,有助於孩子建立知識架構。但結果到底和傳統常規學校教育出來的有何差異? 這或許可以有進一步研究。
一些常見的擔憂有關讓孩子依照興趣學習
如同之前章節提到過「選擇」議題,大家可能會擔心,如果讓孩子依照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可能會只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而不會去學不喜歡的。
有關這點有趣的研究是,當學習分為掌握傾向或目標表現傾向兩種傾向時(CH6會進一步討論)。發現當孩子是掌握傾向時,會必較喜歡挑戰。反之當人是目標表現傾向時,則通常會選擇簡單的,這樣自己的表現才會比較好。儘管這兩種傾向,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性格差異。但在什麼環境下,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蒙特梭利環境中,因為沒有回家功課,沒有考試,且獎勵理論上是被禁止的,所以孩子會因為興趣學習,不會為了要有好的表現而學習,也因此會自然選擇有挑戰性的。
當然的主要目標是學習,而不是有好的表現時,人比較不會去避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反而會被比較有挑戰性的所吸引。
當然孩子可能還是會避免某些比較不喜歡的領域,這時蒙式老師就要去確認,每個孩子都有完成各領域的學習。在幼稚園階段可能比較容易,老師可以透過孩子是否完成一系列刺激學習的教具操作來掌握進度。但小學階段就比較不容易,因為學習的內容更廣泛,所以小學是採取每個孩子自己紀錄自己的Work Journal工作日誌,每天記錄幾點到幾點做了什麼事情。老師則除了自己有一套方式記錄追蹤之外,也會只少一周一次和每個孩子討論他們的工作日誌,透過這個方式來掌握孩子的學習範圍,確保孩子的進度以及包含所有課程。
而當一個孩子對某個領域沒有興趣時,老師可以用他個人的興趣去做引導連結,同時幽默感也會有幫助,例如:老師提到自己的狗的名字時,說牠是Ginger不是ginger來帶出大寫原則。而如果真的都不管用,則如同之前Ch3有提到的,可和孩子討論讓他自己同意一個時間點,去完成他的工作。
本章總結
總而言之,蒙特梭利教育是設計成透過環境、教材以及連結既有知識到新知識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主題興趣。同時蒙式教育也能符應孩子的個人興趣。由一位老師熟悉所有的教材教具,並掌握每個孩子的進度與興趣,能激發並鼓舞孩子對自己的興趣做進一步的連結學習。
心理學研究也顯示,對一個主題有興趣,確實會有不凡的影響有助於對這個主題學習的熟練度。而一位諾貝爾得獎的心理學家(Herbert Simaon)在他多年研究認知心理學的過程中,確實有提到有利於提升興趣的學習環境,而他所描述的恰恰與蒙特梭利教室有很大的相似性。
他提到:「當孩子在豐富的環境中,他們自己會去找出有興趣的,他們會去發掘並享受挖掘越來越複雜的事務,我們稱此為好奇心。而這個好奇心,常常會在長大受教育的過程中被消磨掉,但儘管還很少研究支持我的推測,我認為好奇心是可以學習的,要提供一個豐富的環境,並不強迫孩子,而是讓他們自己按照直覺去追尋研究,這樣可以鼓舞好奇心。」
蒙特梭利學校的孩子不是為了考試去記憶學習,而是為了自己對在學習的事務有興趣,蒙特梭利教育是設計來引發興趣,也因此對於學習有正面的效果。
而引發興趣是提升學習的內在動機,而在本章及之前的章節,多是說明蒙特梭利的做法,比較少說傳統常規學校的做法,而下一章將討論獎勵機制,是外在的激勵,這是常規學校經常會採用的,但很遺憾的這將會對孩子的學習動機有負面影響,這將在下一章中討論。
(以上書籍的閱讀內容 如果本人理解上有所偏差 也請先進指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