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到本書的第六章[Extrinsic Rewards and Motivation],主要要探討外在的獎勵機制對於學習動機的影響。

IMG_8637.jpg

在蒙特梭利學校中是沒有成績、金色星星、扣分、榮譽榜等等,所謂的獎懲辦法的,老師對孩子的評判都是不可見得,且僅限於針對事實事件的紀錄。蒙式孩子做工作是因為內在的動機。反之,在傳統常規學校則是透過外在的獎勵機制來讓孩子學習,許多學校採用扣分或者取消休息時間,來逞罰不好的行為。用笑臉貼紙或額外的活動時間,或者較少的回家作業,來做為獎勵表現良好。而最無所不在的外在獎勵,其實就是成績分數。儘管一方面成績可能只代表一種測量,但另一方面其實卻可做為好壞的獎懲,會有這種感覺可能是因為成績綑綁了特權。

 

傳統常規學校對於外在獎勵的運用,可能源自於假設孩子不喜歡學校,且無法用其他方法激勵。而這個假設也常常會是真的,尤其當孩子在常規學校一段時間之後,加上可能源於學校的工作不有趣,在教室中也沒有太多選擇權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實在沒有動機作一些事情時,外在獎勵確實有用。

 

使用獎懲辦法來強化學習,也符合工廠以及白板理論。工廠模式是因為要求全班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而當學生缺少興趣時(因為缺少個人及主題興趣 上一章已討論) ,用外在的威脅可以使這些學生注意所學。而白板理論(心智如同空的容器)則很明確就是主張用獎勵與懲罰方式,因為行為主義者本來就是利用獎懲來誘使生物去做出想要的行為。

 

獎勵系統也很常在校外使用,從學步兒開始可能就會因為她成功在廁所如廁,而給她糖果獎勵。商業社會也會採用給獎金做為表現好的獎勵。所以獎勵幾乎是無處不在,不管校內或校外,但是當我們因為它的立即成果而採用的時候,卻忽略了它的可能長期後果。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獎懲辦法是對孩子學習的干擾,而研究結果也顯示她的這個洞察是正確的。儘管外在獎勵對於短期目標有效果,但是卻打亂了其實教育想要鼓吹的行為。事實上,外在獎懲對於內在動機、活動參與、認知功能、創造力、社交行為都有負面的效果,一旦孩子喪失在學校學習的動機,獎懲就變成必須的,常規學校不可能對於較大的孩子忽然拿掉分數機制,同時還期待他們會自動學習。

 

本章會先討論一些研究,是有關獎懲對於內在動機、認知功能等的負面影響,接下來會討論常規學校環境的影響,以及蒙特梭利教育是如何不使用外在獎懲制度。最後,會討論蒙式對於扮演遊戲的觀點,她曾經在教室中採用,但發現孩子的反應是不需要,孩子們會選擇真實的遊戲。

 

[動機和獎勵的研究]

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已經有動機去做一個活動,那麼外在獎勵反而會干擾他持續做這個活動的興趣、這個結果可能令人訝異,但卻是有很強的研究支持的

。學習其實對年幼的孩子是有趣的,且有內在動機去學,我們很少聽到3-4歲孩子的家長會抱怨孩子動機不足,反而是常常聽到抱怨孩子太好奇充滿能量。但是同樣的這些孩子,隨著時間過去他們進入常規學校一段時間之後,卻常會被貼上缺少學習動機的標籤。

真的,在常規學校孩子的內在學習動機,會每年遞減,這其實不符合學校的目標。儘管很多因素導致孩子在學校快速流失本能的學習興趣,但研究強烈認為成績以及外在獎勵是重要原因。

在開始說明正規研究之前,筆者有一個個人軼事,或許可以幫助讀者更能連結到自己的生活。當筆者還是孩子的時候,參加了一個競爭型態的運動,他是因為興趣而主動參與,而當進步到開始得獎時,就開始變成為了得獎而去運動。但有一次因為一些因素導致無法鍛鍊一段時間之後,因此輸掉了比賽,而那個時候也就失去了對這個運動的所有興趣。這個當外在獎勵沒有了之後而喪失動機的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經驗,且研究也一再顯示這個狀況。

 

三個經典研究

在1970年早期當心理學開始從行為主義轉向,有三個令人訝異的經典研究,顯示外在獎懲會持續降低人們對原本有意願參與事情的動機。

一個研究是針對學齡前的,研究者準備了新的馬克筆,放在3-5歲孩子的教室中,並觀察哪些人經常使用。之後就請重度使用者一次一位到實驗室,同時進行實驗對照組,對其中一組展示出金牌獎,是一個很酷的卡片同時有蝴蝶結,並問大家是否想要? 所有的孩子都表示想要,然後跟他們說只要用馬克筆畫畫就可以得到這個獎,並貼在榮譽榜上。而另外兩組是沒有預期會得到獎品以及根本沒有獎品的。

這個實驗有二個發現,首先對於有期待得到獎勵的孩子所完成的作品普遍都被評為品質比較差,而第二個發現是經過幾周之後,研究人員再去觀察孩子,發現有獲得獎勵的孩子,比起另外兩組的孩子,很明顯會再去使用馬克筆的頻率少了一半。所以,研究顯示當期待外在獎勵時,會導致創造力降低,且再次參與活動的興趣也變低。

 

另外兩個實驗也一樣說明了,一旦給了獎勵又移除會影響動機。其中一個研究是針對大學生解3D拼圖謎題,考量因素包括花了多久時間以及最後是否解出答案,一樣是對其中一組提出獎金獎勵解答,研究發現有提供獎勵的,最終願意花在這個謎題的總時間是最少的。

而為了避免只是在實驗室中研究,Deci教授針對校刊的編輯學生進行研究,先統計出8位大學生平均寫標題的時間,然後開始實驗,提供其中一組人三周的獎勵,然後同時去看這三周之前及之後的狀況。結果發現沒有給獎勵的那組在三周之後,明顯下標題的速度變快。合理的推測是,獎勵會抑制原本會有的正常學習進步,原本在三周之後應該都會加快速度的卻沒有。

 

第三個經典研究是針對高中生,提供的獎勵是可以到知名大學的實驗室參訪。結果顯示有提供這個外在獎勵的學生,後來反而比較沒有參與意願,且對這個活動的記憶也較少。這個研究顯示外在獎勵不僅降低動機,對於表現的品質甚至參與活動的歡喜程度都受影響。

 

當獎勵有害 (When Reward Harm)

這些研究顯示年齡層從學齡前到大學生都有,提供他們獎勵後又移除,對於他們的動機都會有負面的影響。獎勵或許不完全是有害的,但當明顯是取決於是否做另一件事情時、當被期待時、當是有形的獎勵時,例如:錢、獎品或成績,通常都會有負面的效果。而口頭反饋所造成的影響比較複雜,對於年幼的孩子比較有負面影響力。

 

除此之外獎勵似乎特別會干擾開放式的工作,即缺少明確步驟來完成的工作。而最好的學校工作應該是開放式的,不會明確告知學生該如何寫出報告,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自己的方法,因為這就是現實人生的面貌,不會有明確的步驟該如何面對社會。但獎勵會干擾這種開放式的工作,因為獎勵通常都是鼓勵最表面的程度。

 

當獎勵可行 (When Reward are OK)

有一些情況下獎勵是有幫助的,一個有關傳統行為修正的研究顯示,當面對一組固定計算的問題時,獎勵是有效的,這可能表示獎勵對於一些興趣性較低階的工作是有效的。

而獎勵確實可以提升較高年級的孩子的學習,因為他們已經在學校喪失了本能的動機,可能已經因為成績而失去興趣時,這時外在獎勵可以起到惡性循環的作用。第二:是當只想要達成短期目標的情況下,且沒有長期目標,則採用獎懲是有效的方式。第三: 一些研究顯示在同儕團體表現中,獎勵可以提供給表現較好的團體。

但是這些都是針對較大的孩子,他們已經習慣了學校的外在獎勵機制。

 

而儘管已經有很多研究顯示外在獎勵的負面影響,還是有不少人宣稱有正面影響,以下就再提供幾個比較新的後設分析研究,來說明外在獎勵的負面影響。

 

動機的進一步研究

之前的眾多研究,似乎都是在獎勵是被期待的情況下,且對原本活動有興趣的前提之下,因此又有很多各種不同獎勵以及參與不同活動、不同興趣的研究,其中一個是針對大學生打乒乓球的,結果一樣顯示,曾經被提供獎勵的學生,在之後比起沒有獎勵的學生,對於打乒乓的興趣降低很多。

一個理解這個問題的可能方式是,在期待有獎勵的情況下,原本的活動會被當成手段,而獎品才是目的。所以會對手段(打乒乓球)產生較低的價值感,對目的(獎品)有較高的價值感。

 

另一個實驗是在幼稚園中,告訴一群孩子先去作活動A才能做B,另一群孩子則沒有這種限制,最後發現有被限制的孩子,之後在休息時間會自動再去做A的頻率降低很多,而另一組孩子則沒有明顯區別。而這種獎勵架構,其實常常被用於學校中,例如:會規定先完成幾何作業,才能去上美術藝術課之類的。

 

而對於獎勵的期待,也影響了學生對於工作難易的選擇。通常會選擇較簡單的題目,來拿到較好的成績。一個實驗就是允許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依照難易程度順序的七個謎題去解題,當在選擇之前有被告知有獎勵的情況下,孩子的選擇多偏向於挑選簡單的,而對於沒有獎勵的,則沒有明顯的挑簡單的狀況。

心理學家Susan也做了一個類似的研究,顯示當告訴孩子會有成績的情況下去解謎題,相對於單純把這些解謎當作遊戲的孩子比起來,被給成績的孩子,會展現出較少的愉悅以及較多的焦慮感。

學生在學校普遍會被打成績,而以上研究顯示,有成績有獎懲明顯導致孩子選擇較少的挑戰,然後就導致較少的學習。加上當他們預期有成績時的焦慮經驗,以及負面影響,就明顯影響了在學校的學習。

 

另外一個後設分析研究,外在獎懲與內在動機的交互作用,來預測不同的表現。而內在動機對於表現的預測是最強的。內在動機對於各種表現,即使是定性的、死記硬背的、非開放式的工作,都有很強的影響力。而當外在獎懲越是明顯的和表現綁在一起,就有越負面的影響。而明顯的,參與活動或解題的動機,會和他可以處理的多好有關係,因此外在獎勵的影響不會只有動機,接下來,將討論外在獎勵對於認知功能、創造力以及個人行為的影響。(將於下一篇文章分享)

 

(以上書籍的閱讀內容 如果本人理解上有所偏差 也請先進指教)

 

PS: 終於唸到本書的一半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蘇菲馬麻 的頭像
    蘇菲馬麻

    蘇菲的世界·哲學諮商媽

    蘇菲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