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放學接Sophie時,老師靜靜地走過來跟我說當天有發生一件事情,讓Sophie情緒大崩潰。事情是這樣的,因為蒙式教室中的小學生常常會幾個朋友互相找好一起做一個專案(project) ,專案可大可小,重點是大家一起研究學習一個主題。但是昨天有三位小朋友去找老師說,希望老師協助召開會議,要找Sophie一起開會解決一個問題,問題就是明明大家約好了何時要一起做這個專案,但是已經發生過很多次,約好的時間到時,Sophie可能還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會不願意去做這個專案,說了很多次都沒有用,大家很生氣。然後Sophie說他們很兇,大家還討論了因為說很多次都不聽,聲音會越來越大的問題等等。結論是Sophie自己要想三個解決辦法是大家都可接受的。
當天下午Sophie有想出三個解決辦法寫在紙條上,其他三位同學也同意當中的解決辦法,事件算是落幕了。而當然這個小事件當中,其實包含挺多要留意的事情,例如: 自我情緒表達、同理心、誠信問題等等。但這邊主要我想分享的是價值觀衝突的問題。
因為我現在做的哲學諮商當中,造成想要諮商的來談者提出的一些困擾問題,追根究柢到後來,常常是價值衝突的問題。不管是自己的價值觀和主要關係人的價值觀衝突,或者是本人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的衝突等等,這些都是造成人困擾的很大原因。
而在Sophie這個例子當中,有很明顯的一個狀況,是他原本並沒有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何不恰當的地方,反而覺得為什麼同學要兇她。仔細和她討論之後發現,其實是她覺得做自己現在正想做的工作這件事情,比起和他人一起做那個專案,兩件事情權衡中,她覺得做自己現在想做的事情更重要。這個隱藏的價值觀或許他自己也沒有查覺到,但就潛意識影響了他的決策和行為。
其實各種價值觀或許沒有所謂的對錯,但是會造成因果關係。每個人因為自己價值觀做的選擇,產生的後果就會需要去承受,關鍵在於是否讓Sophie了解到這個行為影響的層面,例如:如果他做了這個選擇,會導致失信於其他人,然後或許之後朋友不會再找她。這就又牽扯另一個價值觀進來,就是對於信用這個概念,要把它放在自我價值體系當中的位置有多重要。
成人或許可以很清楚事情的可能後果,但對於小二生來說很多還是不清楚地,所以我想我的責任是利用哲學諮商的技巧,來和Sophie多多討論這些重要價值概念,要讓他理解做的這個選擇會有的影響有哪些。
而另外這個事件,其實也很好的顯現了我之前有談過的一件事: 蒙式教室中有限制的自由。雖然看似自由的選擇工作的蒙特梭利小學,其實還是會是有一些限制的,而這些限制其實是一種規範需要遵守,例如:和老師or同學約好的時間,應該要去做原本規畫好的事情,我覺得這次事件也是很好的學習。
PS:圖片: Sophie創作的故事人物介紹,她自己真的很清楚誰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