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個月前Sophie就開始問我聖誕節還有多久才會到? 因為她很喜歡一套樂高,然後就默默的許願,希望聖誕老公公可以送她這個禮物。(問她要不要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她說不用已經許願好了)

IMG_5069.jpg

但是大約前兩個星期,有一天她回家忽然問我,同學跟她說根本沒有聖誕老公公,禮物都是爸爸媽媽送的,她很疑惑地問我是這樣嗎?

其實到小二的年紀,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也不訝異。加上蒙式小學是混齡的,更大的小孩或是家裡有大哥哥姊姊的孩子,可能很早就這樣想了。

但我始終的信念是,孩子保有多一點夢想與天真沒有什麼不好,所以她願意相信多久就儘量多久。

於是我查了很多種版本的建議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綜合了我認同的以及自己的想法,最後我和Sophie說:「聖誕老公公之所以要送禮物給小孩,其實是在表達一種關懷與愛,他希望每個小孩都可以獲得滿滿的愛意,同時能夠對未來充滿希望。但是因為全世界有太多小孩了,聖誕老公公很忙碌,所以如果不相信他真的存在的人,他就不會送禮物了!然後啊,為了還是能夠傳達愛與希望,他就會偷偷和小孩的爸爸媽媽說,那之後就由你們自己送囉!所以如果之後你不相信了,可能聖誕老公公就會在我睡覺時,偷偷跟我說,接下來就由我來幫他繼續傳達這份愛!」

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很完美,但這是目前我想要對他表達的,繼續保持相信但也能解釋有的其他小孩可能是家長送的。

 

其實比起同年紀的小孩,Sophie似乎是比較天真型的,這原本是我很喜歡的特質,因為天真不代表傻、天真也不代表以後會不成熟,(比起長大了還裝可愛的,我個人覺得是孩子就儘量天真可愛,青春期之後長大了,該成熟就應該成熟。)

但是總是會聽到一些不同聲音,於是有一次機會就和Sophie的老師聊到這件事。我問老師感覺上其他同學似乎比較成熟,Sophie會不會太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包括最近上課到幾何Shape的介紹之後,Sophie就開始製作Shape的故事,一開始是一頁的dimand故事,後來變成製作超多本的dimand與朋友的系列故事漫畫書,然後整天就在畫這些故事,他是可以完全沉浸在各種故事中。

IMG_4427.jpg

結果老師給的回應挺正面的,她覺得這樣沒有什麼不好,且按照蒙式的理論,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有興趣研究且充滿熱情時,不要去打斷她,就讓她好好去探索,我們可能不會知道這裡面其實他們是在進行什麼樣的自我建構,所以不要去打擾。而且老師也說她認識一些朋友,無論是畫家或者寫小說的成人,都是可以很沉浸在藝術中,但生活上與其他人相處也沒有任何的不正常。

且第二發展階段的小學生,原本就是想像力爆棚的時候,我們儘量支持她的想像力發展是好的。

所以就讓孩子現在活在自己的奇幻也好、夢幻也好的世界中盡情探索,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吧。

IMG_5230.jpg

然後過了幾天之後,有一天Sophie忽然問我: 「媽媽 聖誕老公公晚上有沒有來找你?」我說沒有喔!我目前都沒有接到他的通知….

IMG_522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蘇菲馬麻) 的頭像
    Sophia(蘇菲馬麻)

    蘇菲的世界·哲學諮商媽

    Sophia(蘇菲馬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