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五個月前,在朋友介紹下讓蘇菲參加了一個線上英文文學課。因為那陣子蘇菲很喜歡看兒童版的哈姆雷特、馬克白之類的書,所以覺得她應該會喜歡這種文學課。而且其實是本人很好奇,從小閱讀書籍時除了一些文字註釋之外,幾乎沒有甚麼引導討論,我所知道的只有外文系或中文系可能會針對文學文本比較深入的去探討(當然哲學系的文本分析又是另一回事) ,但那都已經是成人了,而似乎國外小學生是有類似的文學課,我是挺想知道詳細會如何上課。
這個每周一次一小時的課,老師遠在英國而學生都在台灣,課後會提供上課錄影檔案,所以我就很開心的可以看回放,然後了解一下如何上課。同時每堂課結束老師會指定不同主題HW,寫一篇大約150字的小文。而原本以為可能是一堂課一本書,結果這個課讀得很細,第一本書因為挺厚的,大約花了12-14堂課才講完,是真的完全一起讀完。所以我們參加到目前為止只進行到第二本書。然後發現兩本書老師的上課方法也有一些不同,但主要我有以下幾點覺得特別想談的:
- 挑選的書籍內容可以讓孩子更多元的去理解不同文化,可能是因為老師是英國人會更知道除了古典經典之外的現代英文兒童文學書籍,像第一本看的書,主題是一位難民小孩到英國的故事,因為這樣的議題在台灣其實很少討論,延伸出來的世界地理歷史位置討論等等都很好。
- 針對每一章節會去討論作者想要說的是甚麼? 如果你是主角你會如何面對現在這個處境? 同時會去看細節描述,一些比較難的字的解說,以及為何要這樣描寫? 從這個描寫當中你看到了什麼?等等問題讓孩子更深入去理解。
- 隨著每周課程的進展每周HW寫的內容都有不同的練習,例如曾經寫過的包括: 在某章節中如果你是主人翁的狗,你的視角會是如何?看到了什麼? 、介紹一個倫敦地標、如果你是主人翁寫信給女皇的信如何寫?、如果你是書中的警察,開出的罰單如何寫?、說明為何主人翁會做出那樣的事情…等等
基本上我蠻欣賞這樣的寫作練習,其實一點也不強求,也沒有太多的格式化。基本上就是讓小孩有感而發地去寫,因為透過故事情境的延伸,所以不會有不知道要寫甚麼的問題。我個人是覺得這才是寫作最原始的風貌,有感受、有思考、能表達出來,而不是任何形式上規定如何寫 (論說文另當別論)。
且最近發現各種作文寫作班越來越多,當然我是不知道這些課是如何上的,但我常會聯想到被制式告知,怎樣是好的作文應該具備的文章格式、語句形式等等,我其實覺得還是從最基本的閱讀開始,讀多了應該沒有小孩子會寫不出東西。但可能多數的寫作課多不是這樣開始的,或許用心智圖或許教起承轉合,可能也是為了要符應考試方式,所以只能這樣。但如果能撇開考試來看,我真的覺得透過文學欣賞與大量閱讀,真的是寫作的原初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