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蘇菲進入前青春期年齡,加上我最近有些諮商的個案,雖然已經不是青春期階段,但20出頭的年紀,之前青春期的遭遇對他們影響也還是很大。所以我當然要再多一點研究青春期啦。之後陸續和大家分享。
- Dec 11 Wed 2024 17:01
根據調查顯示 青少年/女最擔心的事情是? 你絕對想不到
- Nov 27 Wed 2024 10:04
德國中學哲學教師座談分享
感謝龍應台基金會的邀請,上週出席了一個小而溫馨的午餐座談會。主講人是目前在德國一家菁英高中擔任哲學教師的Monika Li李女士。而且她還是一位漢學家,中文說得非常好,也常到兩岸交流,所以對我們的文化不會陌生。而這次他分享的題目也是我非常有興趣的,就是德國中學哲學課程的內容。
- Nov 20 Wed 2024 11:49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打不得?
先說一下我沒有主張打小孩喔。呵呵。只是常會聽説(尤其部分長輩)覺得為什麼現在小孩都不能打?他們小時候也是被打大的,也從來沒有怎樣,甚至更孝順。其實似乎也從來沒有仔細去思考過,對啊,為什麼以前的孩子打得了,現在的孩子打不得?全都變成玻璃世代了嗎?
- Nov 13 Wed 2024 12:41
意義感請靠自己賦予
- Nov 06 Wed 2024 11:32
刻意練習應該改成刻意玩樂?
之前「一萬小時定律」紅遍全球,大家似乎都對「刻意練習」的概念相當認可,凡事只要練習夠久,一萬小時之後就可以成為某領域專家之類的。當然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適合用來精進相對可預測的技能。
- Oct 23 Wed 2024 09:27
陪伴孩子了解自己- 曲智鑛老師演講感想
首先要感謝蘇菲學校家長會邀請曲老師來演講(雖然那天有事沒到現場,感恩有回放)。而我這篇僅僅針對我聽了之後有感的部分紀錄與分享一點小感想。其實曲老師的演講主題是「家長的情緒素養與正向教養」。但我重點聽到一個很關鍵的概念,就是「陪伴孩子了解自己」。那個“陪伴“很重要也很需要講究方法。
- Oct 16 Wed 2024 13:11
芬蘭教育與蒙特梭利的相似點
芬蘭教育已經被吵得紅火好一段時間了,其實我也沒有認真去研究,畢竟也不是教育界人士,但是最近看到一本書主要探討的是人的隱性潛能,而其中芬蘭教育剛好符合了他提出應該建立的「系統」以支撐讓人的隱性潛能可以發揮。而透過他對芬蘭教育的研究,我覺得也和蒙特梭利教育多有相似的地方。
- Sep 27 Fri 2024 10:23
10歲小女孩的愛的定義
- Sep 04 Wed 2024 13:34
文字書閱讀的引導心得
- Aug 30 Fri 2024 14:13
同儕輔導 ~ 閱讀分享《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22)
今天繼續分享本書第七章「向同儕學習」中討論三種形式的同儕學習。第一個:是透過觀察與模仿向同儕學習(learning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mitation)。第二:是同儕輔導(Peer tutoring),即同儕之間相互協助學習,而不是互相競爭。第三:是協同學習或互動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而之前已經討論過第一種(上篇文章連結見留言處),今天這篇將討論第二種同儕輔導。